回到首頁   回到首頁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交通位置圖   聯絡我們
  今天日期:2024年12月14日 最新更新日期: 2018年08月14日   總訪客人數:458596 今日訪客人數:
圖書查詢 書名 作(譯)者 系列圖書查詢→
  地方治理與發展策略 ()

書號:X01-041
王漢國 主編 著
ISBN:978-986-6816-83-3
出版時間:2009年5月(已出版)
共258頁
定價:270  

【作(譯)者簡介】

學系簡介
ㄧ、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(以下簡稱本系)自民國90年創設以來,一直秉持著創辦人    星雲大師提倡的「義正道慈」的立校精神辦學,培養學生具備高度人文素養、社會關懷及服務人群的信念與能力為教育宗旨,以擴大公共事務的社會動能。    
二、本系於民國90學年設立研究所,招收第一屆碩士班研究生;91學年度開始招收學士班學生,同年開設碩士在職專班,提供社會人士在職進修機會。迄97學年,在校學士班學生88人、碩士班研究生49人,以及碩士在職專班研究生59人,合計196人。
三、本系目前專任教師共有九位,其中包括教授兩位、副教授三位、助理教授四位。專任教師不但擁有博、碩士學位與豐富的教學經驗,更難得可貴的是,每位教師皆抱持著誨人不倦、有教無類之服務精神,樂於為教育好下一代而無怨無悔的付出一切。九十七學年度聘任兼任教師共有六位,皆為學界碩彥,深受學生愛戴。
四、本系成立迄今,為致力於教育目標之達成,不論在課程設計、教學方法、論文指導、學術研究、校際活動、地區互動,或是學生輔導、系友聯繫及推廣服務等各方面,皆已有長足進展,深受各界肯定。
五、本系在教學上採小班制,專任教師皆須擔任各班級學生之導師,日常教學互動綿密、師生關係良好,透過學習與生活輔導,對學生之人格教化、知識啟迪,及學能養成,皆能盡心盡力、善盡斯職。
六、本系專任教師的研究領域與專業表現各擅所長,充分呈現多元的研究取向。自創系迄今,已連續舉辦了七屆「地方發展策略」學術研討會,四屆「公共事務與公共行政青年論壇」,發表論文逾百篇。98年3月,本學系將近三年研討會發表的傑出論文以《地方治理與發展策略》為名,結集出版,以擴大學術影響與成果交流。
 
【內容簡介】

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自民國九十年成立迄今,為展現對地方公共事務的持續關注與協力推動之決心,迄已連續舉辦了七屆「地方發展策略」學術研討會,以結合產官學界的力量,針對「地方發展與公民參與」、「公私部門夥伴關係」、「地方創新與永續發展」,及「地方政治與民主治理」等相關議題進行了多元性、多層次、多角度的討論與辯結,並已獲致相當豐碩的成果。
今年,本學系特將近三年(95〜97)研討會曾發表過的論文,經徵得論文發表人的同意授權,選優結集出版,並訂名為《地方治理與發展策略》。本書中所選登的八篇論文,內容區分為地方治理、社區發展與公共政策等三類;在議題論述上,則包括有地方治理與民主行政、政府與非營利組織、區域聯盟治理、社區營造與環境正義等。我們的主要著眼在累積學術成果、呈現政策思維、提出興革意見,及擴大知識影響。
 
【章節說明】

翁序
王序
王序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一部分    地方治理

第一章    建立台灣治理願景
第二章    政府與非營利組織之共同治理:以臺北市新移民輔導照顧政策為例
第二章    建立台灣治理願景
第三章    區域聯盟治理結構之比較分析:以北台與高高屏區域夥伴聯盟為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二部分    社區發展

第四章    環境污染社區之永續發展: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華倫郡為例
第五章    從民主治理觀點論社區營造之新視野:以宜蘭縣南澳鄉朝陽社區為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三部分    公共政策

第六章    政策企業家在政策行銷中的重要性:蘇花高速公路興建個案探討
第七章    宜蘭國際童玩節的生與死:擺盪在公私部門之間的夥伴關係
第八章    全球環境變遷下宜蘭地區生態系統脆弱性人為因素之研究
 
 


本網站著作權屬於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
Email:weber@weber.com.tw   電話:(02)2232-4332   傳真:(02)2924-2812
地址:234新北市永和區永和路二段285號6樓
郵政劃撥帳號:19686241   戶名: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
Copyright
© 2015 Weber Publication International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