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首頁   回到首頁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交通位置圖   聯絡我們
  今天日期:2024年4月25日 最新更新日期: 2018年08月14日   總訪客人數:446019 今日訪客人數:
圖書查詢 書名 作(譯)者 系列圖書查詢→
  利益等待制度:中國地方人大的治理能力分析 ()

書號:X01-044
潘兆民 著
ISBN:978-986-6338-09-0
出版時間:2009年10月(已出版)
共246頁
定價:250  

【作(譯)者簡介】

潘兆民(Chao-Min  Pan)

學經歷
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、大陸社會暨管理研究中心副教授
復旦大學政治學系訪問學者
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政治學系訪問學者

主要研究領域
中國大陸政治改革、地方治理、政治經濟發展
 
【內容簡介】

自一九八九年世界銀行在分析當時非洲的情境時,首次使用「治理危機」(crisis  in  governance),此後「治理」一詞便廣泛地被應用於分析政治發展的研究中,尤其用來描述如同中國大陸等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狀況。是以,去探討中國地方人大在經歷經濟發展與權力不斷市場化後,所產生的「治理危機」;並借由檢視其治理能力弱化的因果關係,以便論證本書的研究主軸:即地方人大的合法化能力,正是其國家能力的展現,合法化能力高,則其與民眾的關係勢必相當緊密並能獲致民眾的信任。合法化能力愈低,則其弱化程度愈高,最終導致國家的空洞化;而組織弱化的結果,則民眾愈加疏離、認同感愈低、對於政府信任感低落等等危機。的確,原本應該扮演地方民眾福祉代言人與保護者的地方人大,由於回應性不足,產生治理能力持續弱化,甚而危及國家能力的運作等等「治理危機」。因此,如何透過其合法化能力的完善並建構一套應有的治理能力,改變過去強調「統治」(government)的作為,由強調「治理」(governance)取代之,以便由治理走向「善治」(good  governance),進而提升國家能力,並且勾繪出一個具備有服務型國家能力的地方民意機關之圖像,實乃本書之目的。
 
【章節說明】

表目次
序言
第一章    緒論:地方人大治理問題的再思考
    第一節    治理思維的轉變對地方人大的影響
    第二節    治理觀點對地方人大履職問題的詮釋
    第三節    分析途徑──國家能力的評估
    第四節    文獻分析
第二章    地方人大的制度理論基礎與反思
    第一節    地方人大回應性的制度基礎
    第二節    制度與國家能力的爭議
    第三節    提升國家力的策略論辯
    第四節    地方人大治理能力的弱化
第三章    現階段地方人大治理制度的變遷與成長
    第一節    沅江實驗與與磁縣模式
    第二節    新晃改制
    第三節    「小人大」會議模式與參與式預
    第四節    聽證制度的建立
    第五節    人大代表日
第四章 地方人大的制度困境──治理能力的危機
    第一節    利益表達機制的困境──「信任差距」
    第二節    地方人大身分結構的不合理
    第三節    缺乏公民參與治理的平台
第五章    落實地方人大國家能力的建議
    第一節 更佳治理能力的建構
    第二節 完善地方人大的合法性機制
    第三節    地方人大績效機制的提升
    第四節    回歸民眾的信任與善治的落實
附錄一    鄉鎮人大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會議紀要
附錄二    基層民主與鄉鎮黨政領導人選舉學術研討會紀要
附錄三    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
附錄四    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
附錄五    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
參考書目
 
 


本網站著作權屬於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
Email:weber@weber.com.tw   電話:(02)2232-4332   傳真:(02)2924-2812
地址:234新北市永和區永和路二段285號6樓
郵政劃撥帳號:19686241   戶名: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
Copyright
© 2015 Weber Publication International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